(用餐日期;2018.1)
我很喜歡「Mass Cafe」。
它讓我想到伊通街的「里山咖啡」,它們一樣都有一種入世的文青風格。
不過,「Mass Cafe」的空間又再小一點(咖啡廳空間不大,但地下室有沙龍,二樓還有共同工作空間),感覺更溫暖一點,也沒那麼憤青。
最重要的是,它離我家很近,是一家只要我想去拜訪,很快就到得了的地方。一向車多擁擠、建築物都醜醜的板橋南雅南路上,居然有這樣一家咖啡店,真令人感動。
咖啡店的外觀簡單有氣質。雖然擺了輛腳踏車的這個點子有點咖啡館樣版,但我還是覺得「Mass Cafe」運用得不錯,看起來不落俗套,還是很清新。
店內位子不算多(椅子算好坐),但是有插座,又不限時,店家真是很大方。
我來的這兩回,店裡不是播放著小野麗莎的 Bossa Nova,就是爵士樂,雖然音樂本身還是熱鬧了點,但還算不會太干擾。
用餐區整潔俐落,但店家也善用每個角落表現創意與發聲。
呵,這是洗手間裡的一個小角落。
以「Mass Cafe」的規模來說,它的餐點選項其實很豐富。既有早午餐,也有咖哩飯,還有鹹派、鬆餅、蛋糕等。飲料也不只有咖啡,還有茶、果汁、蘇打、冰沙。
(照片取自Mass Cafe 粉絲頁,是說,左下角的「點心」英文拼錯了.....)
這是我第一次點的「老巫婆綠咖哩飯」。
老巫婆綠咖哩飯本人長得很討喜,尤其白飯的形狀是台灣耶,很有愛。
菜單上,這道餐點旁標了三根小辣椒嚇唬人,但可能是因為我已有心理準備,實際吃了後,覺得並沒那麼辣,味道也很普通。
此外,飯比較濕,青花菜也有一點水水的、不那麼新鮮的感覺,應該是使用冷凍青花菜的關係。
即使如此,我還是全部吃光光了——畢竟,再怎麼說,綠咖哩醬也是好下飯的一品。
我後來想想,也覺得可理解。畢竟,它是一家週間翻桌率可能沒那麼高的咖啡店,而且客人來此,喝咖啡、吃點心的比率較高,所以有些食材或許就沒那麼活跳跳。
溫暖的熱拿鐵倒蠻好喝。
第二回再訪,我掙扎著要吃塊鹹派或蛋糕就好,還是再試試其他餐。後來,還是決定再給餐一次機會——Lucky!這天的「MASS本家早午餐」很得我心。
真的是很典型的早午餐組合:兩片麵包(法式長棍)、 炒蛋、培根、臘腸、生菜沙拉,以及一球比較不一樣的奶油地瓜泥。
每樣單品都還算好吃,法棍嚼勁十足,生菜沙拉的醬料也好,臘腸也很可口,多汁鮮脆。
而我最喜歡的,除了香酥的法棍外,就是意外清甜可口的奶油地瓜泥。雖然只是地瓜泥,但又不只是簡單的地瓜泥,味道更細緻豐富些,用來調合臘腸的鹹香還蠻搭的。
這回,我當然是開開心心地整盤吃光光。
我也不知道,上一回我是不是很可惜遇上了綠巫婆咖哩飯無法盡情發揮的時候,還是說,本家早午餐確實就是此店強項?
但此店餐點太多,我就算再訪,應該也會試試別的。
比如,有網友說,此店的鹹派很好吃,這應該是我下回再訪的目標了。
Mass Cafe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1-28號(捷運亞東醫院站 3 號出口,沿南雅南路直行,約 6分鐘)
電話:(02)2961-0610
營業時間:週一~週五 11:30~21:30 週六、日 9:00~21:00
延伸閱讀
附近還有這些可一試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