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日期:2024.9)
喜歡日系咖啡店的人,有機會一定要來「蒔嚐喫咖啡」踩點。
一進店裡,整體空間的色調、氣質,就讓人覺得很舒服、很喜歡。牆上的照片、小圖、海報,以及空間中流洩的日文歌曲,是很明顯外放的日本元素。再仔細看細節,店內無處不清新潔淨的風格、顯然是以富士山為靈感的名片等,更彰顯它的日本情調。
(用餐日期:2024.9)
喜歡日系咖啡店的人,有機會一定要來「蒔嚐喫咖啡」踩點。
一進店裡,整體空間的色調、氣質,就讓人覺得很舒服、很喜歡。牆上的照片、小圖、海報,以及空間中流洩的日文歌曲,是很明顯外放的日本元素。再仔細看細節,店內無處不清新潔淨的風格、顯然是以富士山為靈感的名片等,更彰顯它的日本情調。
(用餐日期:2020.11)
「佩佩越式美食館」已經在板橋開了好多年,一開始座落江子翠站附近,後來搬至現址,離新埔站 4 號出口也很近。
店的樣子看起來很普通,但店門口越南美女巧笑倩兮的照片,讓人一看就知是賣越南食物。
(用餐日期:2020.6)
「コイコイ洋食屋」。一看到店名,就可以感受到此店濃濃的日本味。
(用餐日期:2019.8)
Freckle & Dimple ,雀斑梨渦。這店名很具象,而且頗可愛。
看到這麼具象的店名,別人會聯想到什麼我不知道,但一來到店裡,我感覺店的風格跟我那模模糊糊的想像有點不太一樣呢。若硬要打個(不倫不類的)比方,那就是,我原本想像的可能是比較陽光的、甜美的女孩,但這店比較像個氣質從容嫺靜的鄉村風女孩.....
(用餐日期:2019.6)
秉持著有咖哩飯專賣店就要關心一下的原則,我來到陽明街的「一京咖哩」。
這店名搭配這外觀,是不是很有一種日本咖哩小店的調調?
暖黃的燈光從玻璃門窗透出來,感覺滿有氣氛。
(用餐日期:2019.5)
雨天中午,我來到捷運新埔站內的「三猿廣場」覓食。晃了一下,很快決定吃感覺很適合雨天吃的韓式料理。
三猿廣場只有一家韓式料理店:「金州韓式料理」。我選了韓式拌飯。
韓式拌飯可選雞肉或豬肉(素食者也可選擇素香菇哩),再挑三樣小菜——我最喜歡挑小菜了,玻璃櫥櫃中的小菜看起來也都滿秀色可餐。我選了豆芽菜、龍鬚菜和冬粉。
(用餐日期:2019.4)
我上回來「稜角室」用餐是去年初。那時,店門口的大片玻璃窗上還有莫名帶著奇幻感與童話感的北極熊、企鵝君守護著,讓人無法從外頭一窺店內景象。
如今,窗貼不見,幸好那美麗優雅的藍色門框還在,雖然少了點童趣感,但感覺更明亮成熟。
(用餐日期:2019.4)
生意真的不好做啊,走進「Clover Coffee」時,我深有所感。
去年我也來過這家店,但那時,它還是一家名為「咖樂」的韓系早午餐店。整個空間色彩粉嫩,吸睛好拍照,食物很有自己特色,生意似乎也不錯,但竟然還是易主了 。 「Clover Coffee」表示,他們是去年頂下這家店的(話說,也不一定是因為生意難做才易主,或許有其他原因也說不定)。
(用餐日期:2019.3)
說到馬來西亞料理,我還真的無法立刻說出它的特色,甚或一道菜名。敲敲腦袋,也想不起來自己究竟有沒有吃過任何大馬美食。當然,我也從未去過馬來西亞。
但對於馬來西亞料理的不熟悉,我應該沒那麼孤單。跟同屬東南亞國家的印度、越南、泰國相比,我想,對多數台灣人來說,馬來西亞飲食的面貌可能是真的模糊一點。
所以,既發現板橋三猿廣場內有大馬料理專門店「池先生」,一查之下,它在台北各分店的評價也不錯,我當然要試試。
(用餐日期:2018.5/2018.6)
第一次尋訪禾多靜巷時,我安分地按照地址彎進莒光路133巷,眼見門牌號碼清楚標示著 8號、10號、12號.......咦,然後怎麼就跳到14號了?
禾多靜巷所在的 莒光路133巷 12之3號 在哪裡?
(用餐日期:2018.4)
「Yummy Brunch」算是板橋早午餐界小有資歷的前輩。
我一直記得四年前還五年前,我有一陣子常去陽明街,每經過「Yummy Brunch」,店內總是好多人,還不時有人在外頭排隊。
那時,板橋早午餐界還不像現在這般廝殺一片,「Yummy Brunch」應該是當時很火紅的店。那現在呢?現在板橋早午餐店一家一家開,有的餐點精緻特別,有的用餐環境質感極佳或是好適合拍照,「Yummy Brunch」還是一樣有競爭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