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日期:2018.1)

初訪「邑朵早午餐」那天,還沒走進店裡,我就先看見兩個年輕女生笑吟吟坐在店外一堵繪有美麗彩色樹的牆前照相。
 

「邑朵早午餐」外牆.jpg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

「咖樂」的美麗空間,有一點超現實感。

台灣有不少餐廳和咖啡廳都很美、都有設計感,不過,我第一次經過「咖樂」店外時,還是在心裡「哇」了聲。它很漂亮,但我更覺得有趣的,是它的配色和使用某些元素的方法。真的不常見啊。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最近一次更新:2020.10.26 置換新菜單)

「肉羹林」堪稱是板橋在地的肉羹連鎖店——雖然店數不多,僅有三家,但這樣才會讓住在華興店附近,很容易就吃到的我覺得有種賺到感(三家分店,分別位於板橋的莒光路、重慶路,及華興街)。
 

「肉羹林」店內01.jpg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5     補充)

「2個蛋早餐」已搬家,目前的店址在板橋新海路 16 號。


(用餐日期:2018.1)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

「黑帥廚房」的位置,對不住附近的人而言,或許有一點小尷尬(位於板橋公館街,附近有板橋國民運動中心及文德國小)。

它離最近的捷運站,不論是板南線的板橋站或新埔站,都還是得步行十多分鐘。當然,若開車或騎車前來,又另當別論。話雖如此,我去過三次,只要逢用餐尖峰時間,店裡生意都還不錯,也有不少客人應該是熟客,付帳時會拿出集點卡來(我也有喔)。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3   補充)

今天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小涎食」已經搬家了,也改名為「涎 咖哩‧洋食」,重新出發。

新址位於板橋區民權路 202 巷 2 弄 2 號,離板橋車站更近。檢視菜單,品項也與之前略有不同。下回有機會再去試試!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完全可以理解「向陽晨間飲食館 2 館」的生意為何這麼好(查了一下,原來「向陽晨間飲食館」除了板橋的 1 館、2 館,又在桃園開了3 館)。

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產品很有競爭力。餐點選項豐富,組合套餐頗有創意,價格又不貴,少少錢也能吃得飽,而且以價格來說,味道也不錯。

用餐環境也算乾淨舒適。桌距雖然較近,而且店內總是熱鬧滾滾,不過,這店擺明了就是來吃東西聊天的地方,實在也不適合久坐讀書工作什麼的。像我這樣自己一人來吃東西的顧客不少,也有扶老攜幼來的,或是一群學生嘰嘰喳喳來邊吃邊聊(附近就是亞東技術學院)。總之,是一間厝邊的好鄰居,任何人都能自在進來,簡單飽餐一頓。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

我很喜歡「Mass Cafe」。

它讓我想到伊通街的「里山咖啡」,它們一樣都有一種入世的文青風格。

不過,「Mass Cafe」的空間又再小一點(咖啡廳空間不大,但地下室有沙龍,二樓還有共同工作空間),感覺更溫暖一點,也沒那麼憤青。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

我喜歡「小倉庫」在其粉絲頁上對店名的詮釋:

Puchi Loft 小倉庫:讓你的情緒、故事有個能安心存放的地方 

概念清楚、調性溫暖,又不會太煽情。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餐日期:2018.1)(2019.5再訪食記請點這裡

板橋又多了一家美麗的早午餐店。

儘管我覺得,板橋的早午餐店戰場已是紅海一片,但做為一個消費者,還是很開心又多了一個不錯的用餐選擇。

「Hivi」的這個店名,取自日文「日日」(每一天,ひび)的發音。但其實,日文「日日」的羅馬拼音是 Hibi 才是,但從諧音的角度來看,說「Hivi」是錯的,好像又太嚴格.....

文章標籤

薄荷凱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