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日期:2020.10.11)
我上一回(也是初次)吃「百八魚場」,起碼是八、九年以上的事。那回到底吃了什麼,有何心得,我一概不記得。
印象中,「百八魚場」似乎以魚料理為主?但我們翻看店門口的菜單,發現也有不少豬、雞、牛為主角的定食,價格也不貴(比「彌生軒」、「大戶屋」都便宜),決定一試。
(用餐日期:2020.10.11)
我上一回(也是初次)吃「百八魚場」,起碼是八、九年以上的事。那回到底吃了什麼,有何心得,我一概不記得。
印象中,「百八魚場」似乎以魚料理為主?但我們翻看店門口的菜單,發現也有不少豬、雞、牛為主角的定食,價格也不貴(比「彌生軒」、「大戶屋」都便宜),決定一試。
(用餐日期:2020.10.9)
我還記得林口「三井 Outlet」當年開幕不到一年時,某個週末我們去湊熱鬧,美食廣場內一位難求,我們等到天荒地老才勉強在某張桌邊找到位子擠一擠。整個美食廣場萬頭鑽動,甬道間人擠人的情景如今想來還是令人覺得很難呼吸.....
現在真的好多了。
即使今天是雙十連假第一天,要在美食廣場中找到位子仍然需要強運,但顧客數量雖多,卻不會多得過分,不致讓人覺得空氣稀薄。
(用餐日期:2020.10.8)
好久沒吃涼麵了。等天氣再冷一點,我恐怕更沒動力吃了。
這麼一想,我點開 Google map(真是隨意找店的好工具),滑了附近幾個捷運站,就這麼找到評價還不錯的「黃家涼麵」。
從「捷運海山站」3 號出口出來,走沒幾分鐘就到。
(用餐日期:2020.10.7)
中午工作告一段落,很想出門遛達一下兼吃飯,但要吃什麼心裡卻沒個主意。不如滑個臉書,看別人吃什麼。
結果,在我滿喜歡的美食分享社團裡,看到有人貼了「金口福輕食美味」的米粉湯照片與菜單,我馬上被打中。
就是它了!
(用餐日期:2020.10.4)
連假最後一天,我們選了離家算近,且規模剛好、顧客人數密度又不會太高的「秀泰生活樹林店」悠哉度過。
有時候,逛櫃位超多、華麗燦爛的大型百貨公司來個眼花撩亂之旅很過癮;但有時候,逛這種規模小巧,都是些生活用品櫃位的地區百貨公司,也很舒服。
午餐很想來點湯湯水水的鍋物,就選擇主打韓式豆腐煲的「北村豆腐家」。
(用餐日期:2020.9.29)
一個人來逛板橋大遠百,想順道吃個午餐時,B1 的「大食代」美食街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九樓雖然也有多家各類型的主題餐廳,但價位就更高了些。
今天晃進大食代,我大概逛了兩圈,才決定要吃「湄南河泰國小館」。
大食代裡的攤位,我之前吃過大概五間,小小踩雷 VS. 印象不錯的比率約是 3:2。
(用餐日期:2020.9.27)
下雨天,兩位媽媽要帶兩個小女孩共進午餐,交通方便、用餐環境又很可愛的板車二樓「阿朗基咖啡」確實是個好選擇。
週末「阿朗基」不開放預約訂位,所以最好早點來才有好位子坐——我們 11:30 左右到,很幸運得以搶到最後一個榻榻米座位!
(用餐日期:2020.9.26)
上午十一點多,我們坐在「老袁牛肉麵」乾淨舒服的店裡。
這時尚未來到用餐尖峰時間,店裡感覺很開闊。但再過一會兒,等我們開動之際,店內用餐顧客就多了起來。
(用餐日期:2020.9.22)
我已經知道「奪愛咖哩」這家店很久了。「或許」是因為早些年台北印度菜餐廳沒那麼多(?),所以只要有媒體、有人點名印度菜餐廳,「奪愛」就經常在裡頭(我說「或許」,是真的不知道台北印度菜餐廳的數量演變)。
雖然知道,但一直沒機會吃。
今日朋友約吃午餐,竟意外提出「奪愛」這個選項,還說商業午餐很划算,我自是欣然同意。
(用餐日期:2020.9.21)
今天是知性&充滿上進心的星期一。
中午我和朋友相約南勢角站對面的「Papa Lewis 」開讀書會。附帶一提,我們兩個月一次的讀書會已經進行好幾年,我還曾經整理出書單與簡單讀後感,雖然我後來懶得更新,但讀書會還是持續在進行(叉題推薦:我們這回讀的《真確》,真是一本值得給它兩個驚歎號的好書!!)。
選在「Papa Lewis 」,是因為上回我和友人來,對此店印象不錯,也對前一次沒吃到的定食有興趣。那麼,今天就一邊享受定食,一邊聊書聊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