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我們一家三口二度確診。
上一回確診,是 2022 年的事。相隔兩年多,病毒顯然也已進化成不同樣貌。
所以,不只我們自己會比較一確與二確的差異,朋友也會問:「那跟第一次比起來怎麼樣?」
我先生只發燒、肌肉痠軟一天,後來就只剩鼻塞的問題。
「真的比第一次確診好太多了。」他說。
我女兒發燒半天,之後剩咳嗽多、有痰,大概延續了一週左右。
「我覺得比第一次好很多耶。」女兒說。
至於我......Shit!還是一樣慘。
一確時,整個病程,我都沒有燒到 38 度 以上;這回二確,我燒了三天,最高燒到 38.9。
一確時,我沒有畏寒症狀;二確時,我一直冷到要穿冬天刷毛 T 來禦寒,最嚴重的時候,是即使穿了仍直發抖。
一確時,我沒有腸胃道症狀;二確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沒什麼食欲,動不動反胃,一吃完任何食物不久就跑廁所。
至於呼吸道症狀,一確和二確一樣慘啦,唉。
雖然我們一家人中的應該是同一隻病毒,但我或許體質偏弱、本來就最肉腳,面對病毒,最無招架之力。病程拖得最長,狀況也最嚴重。尤其是腸胃道症狀,拖了好久好久,也最讓我困擾。
這幾天我頻頻脹氣,嚴重時還會反胃。
但我已經吃了好幾輪西藥了,想先暫停一下,自己來調養一下。
靠 Google 幫忙,我找出高產氣與低產氣食物,準備好好調養飲食(完蛋,我很喜歡的青花菜、豆類、蘋果都是高產氣食物,更別說奶製品了)。
但我也找到這個資訊:「百靈油」對消除脹氣似乎頗有功效。
外擦有助益,加入溫水、熱水中內服也有幫助。
家裡剛好有百靈油,馬上用起來!外擦、內服雙管齊下。是心理效果使然嗎?我覺得好像有點效耶。
如果跟我一樣,由於確診導致腸胃道不適、不時處於脹氣狀態的人,除了看診吃藥外,或許也可以試試百靈油。